新闻
香港智能交通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香港在1100平方公里里面大概有720万人口,2100公里的道路,65万多辆车,密度大约是每公里300辆车,每一千人大概是0.3公里的道路,我们的公共运输工具使用率达到90%,每一天的出行人次大概是1200万。我们的人车量大概是每10.5人一辆车。
香港的人口,从1980年到2012年大概增长是40%,过去的10年大概增加是50万。持牌车辆增长从1980年到2012年是1.7倍,所以现在是1980年的2.7倍,大概是68万辆车。运输道路的增长从1980年到2012年大概增长了80%。
现在说说智能交通在香港的应用情况。智能交通在香港主要是三方合作来推动的,包括特区政府、企业、学术及专业的学会,也就是我们智能交通学会,目标是提供安全、可靠及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系统及服务。
这是智能交通在香港的架构,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它是一个很有效的平台系统,主要是由4个部分组成:基础建设部分、交通管制部分、强制管理部分、交通信息部分。黄色的部分是现有的系统,红色的部分现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发展中的服务,就是这个交通事故管理系统(TIMS)。
交通及乘客信息方面,驾驶者与乘客可以在出发之前,或者是在驾驶途中透过网上,或者是手机,来搜寻他们的驾驶或者是乘客乘车的路线。另外在道路上还有信息的指示。政府也已经开始公开一部分的交通数据及其它的公共服务的数据给开发商来开发他们的应用程序。
在道路上的交通与乘客的资讯报读信息显示系统,这主要是在我们的两条过海通道上提示信息,供驾驶者选择用哪条通道过海。另外我们在交通干线上安装了行车速度屏,主要是提供行车速度,还有就是人流的情况,给驾驶者选择他们使用哪条干线。根据运输署的调查,6成的驾驶者认为这个行车系统安装以后很有用。
交通控制方面,主要是红绿灯系统,我们的交通控制现在的覆盖率达到95%,有1730多个应用的点,用的系统是SCOOT和SCATS,我们每年的系统都有更新,因为我们这个系统已经使用了二三十年。
交通监控方面,我们现在所有的干线上面装有交通监控系统,主要是把不同的交通监控设备放在上面。但是在事故管理方面,我们现在是用预案的方式来处理事故,比方说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干线,它能够自动计算,用哪个预案来处理这个交通事故。平常的时候交通畅顺,有事故的时候可以尽快把事故处理,然后使交通恢复正常。这是我们现在交通监控系统覆盖的范围,红色和蓝色的地方是所有的主要干线,有十多条隧道、桥梁,全都安装了这个系统。绿色的部分是现在正在建设,或者是规划的主干道。
除了监控以外,我们还有执法,执法的手段包括冲红灯的录像机,还有速度的监测器,我们现在是采用点的监测,就是由摄录机在那个点监测行车的速度。但是我们现在考虑用平均速度的监测器,就是说在一段路上放两个监测器,汽车进入的时候,我们测量它的平均速度,这样是鼓励驾驶者不要只在这个点上安全,应该在线上安全。干线上还设有可变速度限制指示,主要是因为我们不同的路段在不同时间,可能要改变行车的速度,所以这个系统跟速度监测器也是有联系的。
基础建设方面,我们已经规划投资在系统整合、数据搜集以及信息传播方面,以及我们监测器的实验装置,刚才提到的交通与事故管理系统(TIMS),处旅行者资信亭,还有综合交通管理中心。
交通侦察器测试系统,包括自动确认车牌系统、蓝牙装置、微波雷达、视频分析,现在已经在网络上进行测试,主要的目的是想改善我们对现有路网的表现情况。评估的结果主要是用在AID,进行实时数据的搜集。现在我们做很多人工的交通数据的调查,我们看看装了这个系统之后,可不可以被这个系统捕捉,不用做这么多的人工交通调查。
交通事故管理系统,这个是现在在招标阶段的项目,它把所有的交通设施整合在一个平台,进行交通事故的监控,另外就是在事故处理的时候,运输署、警署和消防署密切联动,以改善信息传递。然后是应用以知为本的专家系统操事故管理,还有就是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显示出塞车的情况,受影响的公共交通路线,及可使用的替代路线。还有就是自动化的多媒体信息传播,我相信很多专家都提到这方面了。
这个专家系统其中一个主要的功能,比方说我们有一个事故在这里发生,这个系统可以根据数据库,来估算塞车的情况,然后根据数据服务和模型来提供一个替代路线。这个听起来,这个概念是不太复杂,但是进行起来应该是有很多考虑,也有很多挑战,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安全、可靠的系统,因为我们不可能靠一个不安全、不可靠的专家系统来处理我们的事故。
另外还包括出旅行者资信亭,主要是把多媒体交通的资料透过终端发到主要的交通枢纽,包括机场、会展、公共交通交汇处。我们下一步的目的是把系统扩展到私营的机构,比如说大型的商场,为出旅者提供更多的交通资讯。
计划中的未来的综合交通管理中心,是把我们现在不同的区域交通管理中心,希望在2019年落成一个全新的,把所有区域交通管理中心整合的这样一个管理中心,也把我们现在的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所有的交通部门、交通营运者,以及协调的交通运作也放在那里面。
下面我们谈谈未来的情况。我们看到的趋势是这样的,整合交通需要提高整合信息的水平,我们需要更多的实时交通信息,各种固定和移动通信的渠道日趋增加,每个人都有手机,手机可以上网,看交通的信息。还有就是提供很多的交通信息给服务供应商,他们可以做交通信息的提供。还有就是收集及广播由位置启动的交通信息的价值日益增加,这跟今天的主题是很吻合的,还有是私营的增值服务提供者的出现。
刚刚提到开放公共服务数据,现在已经开放了dataone这个平台,运输署开放了交通数据,给不同的服务供应商,每天在TTCV方面的下载大概是93万多,特别的交通新闻大概是5万,相关的流动的APPS大概是10万。这是第一次开放,之后应该会开放更多的数据。开放的数据还有智能道路网络,但是不是开放给所有的机构,而是开放给持牌的公司来作为他们的内部用途,或者是增值服务的提供商,还有就是学界,提供的资料包括行车方向、路口转向限制、禁止停车限制及其它道路的交通信息,这是在一个GIS地理信息平台上面的数据库。
其它的创新项目包括导航和交通信息服务(Crowd-sourced),还有就是网上电召出租车服务、巴士上的乘客信息服务,学院的研究就是行程时间预算法、车辆检测与追踪、卫星可见性的模拟和测量,还有跨部门的电子收费,这都是我们看到未来可以应用的技术。
在发展的趋势下,我们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呢?我们面对的挑战是:提供可靠的交通网络、高可用性的服务及可预计行车时间,这应该是我们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然后是我们的人口、贸易与旅游业日渐增长,对交通的需求亦相对增加。还有就是很多跨境人口的流入,我们怎么面对这个问题。还有就是我们有很多的大型基建在进行中,这些大型基建会产生很多临时的交通问题,这是我们要处理的问题。还有改善基础建设有关服务的持续发展问题。
刚才提到,我们有很多的大型基建,现在主要是有6条干线、桥梁、隧道在建设,还有3条铁路,有两条铁路应该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是明年完成。有港珠澳的大桥的建设,预计2016年建成。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预计2016年完成。
说了这么多我们面临的挑战,我们觉得香港智能交通系统目前比较迫切要处理得事情是:改善检查系统的覆盖和管理政策,改善服务整合性,改善运作的效率及效益,改善信息传播的相关性、准确性和及时性。